走进元琛科技

2024-11-15 阅读量:235

在国际本科的教育体系中,第二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它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宝贵机会。近日,安徽高新国际课程中心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第二课堂之旅,走进了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学习企业文化,参观实验室与流水线,收获了课堂之外的丰富知识与深刻体验。

走进元琛环保:企业概况与文化魅力

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环保科技领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当同学们踏入公司的那一刻,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创新进取的企业文化氛围。公司的宣传栏里展示着其发展历程、核心价值观以及取得的众多科研成果和荣誉奖项。

元琛环保秉持着 “成为全球生态环境守护者” 的伟大愿景,这一愿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从企业的高层领导到基层员工,都对环保事业充满热情与执着。在与公司员工的交流互动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 “以客为尊、服务永恒、砥砺拓新、精诚元琛” 的企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体现在公司积极投入研发资源,不断探索新的环保技术;体现在各部门之间紧密协作,为实现环保目标而共同努力;体现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应对环境挑战;体现在追求卓越品质,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环保产品和服务。

探秘实验室:科技与创新的前沿阵地

随着引导员的脚步,同学们来到了元琛环保的实验室。这里是科技与创新的前沿阵地,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整齐摆放,让人目不暇接。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着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

同学们了解到,元琛环保在环保材料研发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例如,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他们研发的新型滤袋材料能够高效地捕捉微小颗粒物,大大提高了工业废气的处理效率。在实验室里,同学们看到了科研人员如何运用高精度的检测仪器对滤袋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从透气性、强度到耐腐蚀性等各个方面进行精确分析。这种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先进的研发手段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同时,实验室还注重生产、学习、研究、合作,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实际的科研成果,也深切感受到国际本科教育中强调的跨学科知识融合的重要性。一个小小的环保材料背后,涉及到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术。

参观流水线:高效与精准的生产模式

离开实验室,同学们走进了公司的生产流水线。宽敞明亮的车间里,一条条流水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从原材料的输入到成品的输出,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精细化管理。

在流水线上,同学们看到了一卷卷原材料经过裁剪、缝制、组装、检测等多道工序,最终变成了一个个高质量的环保产品。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甚至超过行业标准。例如,在滤袋的生产过程中,工人们会对每一个滤袋进行细致的外观检查,同时利用专业设备对其过滤性能进行抽检。

生产线上的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他们的专注和敬业精神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让同学们意识到,无论是高科技的研发还是传统的生产制造,每一个岗位都至关重要,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收获与感悟: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这次走进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国际本科的同学们来说,是一次极具价值的学习体验。

从知识层面来说,同学们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研发过程进行了对接。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环保工程的原理、环保材料的特性以及企业在环保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这有助于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短板,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从职业规划角度来看,同学们通过参观企业的不同部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无论是对科研感兴趣,希望成为一名环保科技研发人员;还是对生产管理有热情,想要投身于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这次活动都为他们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从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同学们在与企业员工的交流中锻炼了沟通能力,在参观过程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看到了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和环境挑战时如何不断创新和变革,这种积极应对变化的精神也将激励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勇于探索、不断进步。

国际本科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同学们架起了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成长。元琛的企业人才培养理念与安徽高新国际课程中心的BTEC课程理念高度匹配,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相信这次走进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历,将成为同学们在安徽高新国际课程中心生活中一段难忘的回忆,也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安徽高新国际课程中心与元琛科技携手合作,共同培养符合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同时也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人才实践基地的建设。